除權除息旺季到,又是投資人每年一大煩惱,到底該不該抱股參加除權除息?或棄權先賣股票,等到除權除息後再回補買進?專家一致建議,千萬不要貪圖股票或現金股利,要看的是股票除權除息後,股價能不能上漲,如果判斷能漲(稱為填權填息 ),就可考慮抱股參加除權息,但相對地若研判股價除權除息後,上漲機率不高,甚至會一路下跌(稱為貼權貼息 ),則要考慮先賣後買,反倒更划算。

富邦投信說,一般公司每天股價漲跌7%,遠遠高於除權除息金額,舉例來說,A公司股價50元,每天漲停、跌停價差各達3.5元,如果配1元現金股利,卻跌停-3.5元,參加除息的股東,反倒虧本2.5元,一味貪圖除權息,豈不本末倒置?

首先看產業、公司基本面,群益投信馬拉松基金經理人董士德指出,法人會先研判該公司所屬的整體產業趨勢對不對,如果是明星產業,未來具有成長前景的,填權填息機率相對較高;其次,要看個別公司成長趨勢是不是穩定?今年、明年能不能繼續賺錢?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填權填息機率相對較高,比較值得考慮參加除權除息,相反地,明明產業趨勢已經走弱,就不該參加這類公司除權息。

至於員工分紅也應列入參考,例如這些年來電子股員工高分紅配股,往往遭到批評,質疑有「厚員工、薄股東」之嫌,原因是員工分紅配股,都從公司盈餘而來,員工分得越多,相對地股東權益越少,這種影響性,在除權除息交易日,最容易明顯看出。

法人舉例說,A公司除權交易參考價,假設以股東配股率計算,原本應是90.9元,最後卻是87元,其中3.9元不是憑空消失,而是員工分紅配股領走了,3.9元為87元的4.48%,換言之,參加除權等於要負擔員工分紅的4.48%,除權後股價必須先上漲4.48%才能回本,再往上漲才開始享受填權。

還有可扣抵稅額部份,摩根富林明JF亞太高息平衡基金經理人吳孟紜指出,實施兩稅合一制後,公司繳納的營利事業所得稅,股東可用來扣抵綜所稅,換言之,如果參加高扣抵稅額公司除權息,將有機會享受退稅,一舉兩得。

例如呂先生年收入90萬元,應繳13%所得稅,如果參加A公司除息,領到1萬元現金股利,A公司可扣抵稅額比率是37.9%,反倒可退稅2490元〔10000元股利乘以(37.9%減13% )〕;相對地,如果他的個人綜合所得稅率高達40%,參加A股票除息後,反倒要多繳稅210元〔10000元股利乘以(40%減37.9% )〕。

除權息 公司發紅利

記者李錦奇╱專題報導

所謂除權除息,簡單地說就是發行公司發紅利給股東,如果是發股票就稱為除權,發現金稱為除息。

例如發行公司決定配發1元股票股利,代表每張股票會配發100股,假設投資人原先持有1張1000股,參加除權後,會增加到1.1張(1100股 );如果是決定配發1元現金股利,代表每張股票會配發1000元現金,如果投資人參加除息,手中股票不會增加,但會領到1000元的現金股利。

至於發行公司選定一個日子稱為除權(或除息 )交易日,或是除權除息交易日(即同一天除權又除息 ),只要在前一天買進,都可以參加除權或除息,因此前一天通常被稱為最後買進日。

但發行公司發出紅利,代表公司資產減少,當然股價也得向下調整,需以最後買進日的收盤價為基準,扣除紅利後,作為除權除息交易日的平盤價格,稱為除權除息參考價。

舉例來說,如果A股票配發1元股票股利,最後買進日股價為100元,那麼除權交易日的平盤參考價,約是90.9元(100除以1.1 ),而不再是原來的100元當平盤價;除息參考價的計算更簡單,直接以100元減1元,等於99元。

細心的投資人應該不難發現,參加除權除息,其實領的都是自己的錢,因為除權後,擁有的股數雖然增加,但相對地,股價也因此降低,一來一往,實際擁有的價值根本不變;除息也是一樣,雖多領到現金紅利,但手中擁有的股價下跌,並不是天外飛來一筆橫財。

「填權息 不一定要拚100%」

記者李錦奇╱專訪

「填權填息的目標,因人而異,但一定要考量風險,現在銀行定存年利率大約1.5%至1.6%,債券型基金每年不到2%,如果填權填息報酬率能比上述好,投資人應該見好就收,不見得要拚100%填權填息」,這是群益投信馬拉松基金經理人董士德(見圖,記者李錦奇攝 )給投資人的建議。

董士德表示,除權除息其實都是拿自己的錢,要不要參加,跟買股票的道理一樣,最重要是看股價還會不會漲,第一關鍵是整體產業趨勢對不對?個別公司成長趨勢是不是穩定?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值得考慮參加除權除息,如果產業趨勢已走弱,就不該參加除權息,一旦股價往下跌就反倒吃虧。

董士德認為,整體股市的多空表現反而比較次要,理由是縱然處在空頭市場,還是有公司會漲,多頭市場還是有公司會跌,因此,不需特別在意,況且一般人不容易判斷現處於多頭或空頭,不如回歸產業基本面較保險。

對於可扣抵稅額等部分,董士德認同應列入考量,但不能放在第一順位,要放在第二順位,順序不能顛倒,不能本末倒置;員工分紅配股則不能太離譜,大把大把地分紅,連董監事也大領分紅,在公司趨勢好的時候,大家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趨勢不好時,會比較嚴苛,投資人自有考量,如果不見得是長期股東,可以先忽略這部分。

董士德強調,以前除權除息題材,容易激起市場搶股票的風潮,但現在市場沒那麼盲目,如果基本面不對,也不會因為除權除息而漲,投資人更不需要衝著配股而去搶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ianmin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