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子業無論股價如何,但產業影響力擴及全球,已是不爭事實,台灣投資者何其幸運,相對於其他股票市場,有這麼多元及豐富的電子股可以選擇,股價既已來到低點,不正是逢低投資的時機嗎?

近來台灣電子產業的股價紛紛拉回修正至二○○六年中低點的上下,許多人在問台灣電子股怎麼了?一般推測原因主要包括國際景氣的疑慮、國內資金動能的排擠。由於台灣電子股大都以出口為主,與國際景氣連動性較強,因此,當歐美受美國次級房貸而影響景氣時,除了景氣連動外,外資在資金贖回的壓力下,自然把台灣電子股當作提款機;而資金動能排擠的部分,則是因為台灣傳產類股在立法委員選舉出爐,藍軍大勝,三通、陸客來台及金融業開放赴中國大陸投資的議題再度發燒下,房地產、觀光及金融股領軍大漲,因而冷落了電子股。 

倘若近期台灣電子股的下修是上述兩項理由,就較長期來看,也就沒什麼好擔憂的,因為,景氣總是春去春又回;資金動能的部分,雖然歐美金融業受傷,但亞洲、金磚國、產油國資金可多得不得了。然而,當有人開始質疑台灣電子產業是怎麼了?是否基本面出了什麼問題?若是,那麼事情就大條了。
台灣電子產業目前不僅是台灣出口的主力,對於經濟成長的貢獻也每每超過三成,同時也是國際電子產業分工體系關鍵的一環,台灣的電子零組件產業在中國二千億美元、日本五百億美元、美國八百億美元及歐盟十五國一千五百億美元共約四千八百億美元的市場中,約可占三成五以上的供應比重(包括台灣本地出口加上從海外生產基地出口),因此,若說台灣電子產業真出了什麼問題,那可就不單單只是股價的問題而已,影響層面將擴及台灣與全球未來十年產業發展動態。
從趨勢來看,台灣本地生產的電子零組件在中、日、美、歐進口市場占有率分別由二○○○年的一五‧七三%、一七‧六%、一○‧五二%及五‧二五%增加到○七年的二四‧○二%、二二‧○八%、一二‧二七%及五‧三%,代表台灣在國際電子產業分工體系所扮演角色更為重要。
台灣最強的競爭對手韓國,雖然在這七年來影響力也顯著提升,上述四大進口市場由一一‧一二%、一一‧七六%、一○‧九五%及四‧○四%的占有率增減為一九‧○五%、一九‧九%、九‧四七%、三‧七%,顯示台灣電子業在全球市場呈現全面性地擴張,而韓國則是在亞洲地區增長快速,但在歐美先進市場影響力呈現弱化趨勢。
台灣電子業在國際影響力的增長,多少也會反映在股價上,雖說近來台灣電子股股價拉回修正,但不同的次產業或是不同的企業,修正的幅度也會有所差異,除了不同的次產業景氣循環外,國際競爭力的強弱也會影響修正幅度。倘若以半導體的台積電為基準,其股價回到○六年中的低檔,則稍低於○六年中低點的代表性企業尚有日月光、鴻海、廣達等;大幅向下修正的為茂迪、力晶等;仍高於○六年中低點一○%左右的有宏痋B華碩及聯發科;仍高於○六年中股價三○%以上的有友達、奇美電、友訊及瑞軒等。
這些代表性企業的股價,多少也反映出台灣電子業各次產業在國際的影響力及表現。若把晶圓代工當作台灣電子業的指標產業,而沒有品牌的個人電腦零組件及組裝廠,則會稍遜指標產業;有品牌的個人電腦及IC設計公司則比指標產業稍佳;較大幅度擴增的產業包括液晶面板製造、品牌液晶電視及代工、網通相關產業等;而遇到比較大麻煩的產業則是太陽能等新能源代工產業,以及半導體的DRAM產業。
從這些比較可以看出,台灣電子業已處國際級競爭的環境,因此,無論產業新舊,沒有同時擁有創新、品牌及國際布局或規模等三項能力,即便擁有其中兩項,長期影響力及股價終將受限。
台灣液晶面板產業,便是完整擁有上述三項能力,從設備、材料、面板製造,到下游組裝、通路、品牌的群聚,此將建構台灣未來十年電子業的重要基礎。記得○四年時,韓國樂金飛利浦(LPL)副總裁具本俊還說:「不會輕易放過台灣廠商,……逼迫台灣廠商處於枯死困境,」結果今天不僅LPL,包括三星及日商都得跟台商合作,擴大對台採購。另外,台灣的網通產業,○七年WiMAX台北論壇,所有網通國際領導大廠幾乎全員到齊,便可看出台灣的影響力。
品牌的發展上,雖然明基併購西門子摔了一大跤,但宏達電對品牌的堅持,宏眭嶀C‧一億美元併購美國第四大個人電腦廠商捷威(Gateway),以及華碩決定因品牌而分割,加上面板製造及代工企業的跨入液晶電視品牌活動,現在看起來都是正確的,也逐漸發生效益。
其他如友訊打從初期經營品牌便成功,在在證明台灣電子業可以有自己的名字,也可以從此獲益。例如,平價電腦從幾年前就喊得震天響,但始終未能成真,倘若華碩沒有自我品牌,凡事還得透過國際品牌大廠,恐怕Eee PC到現在還躺在設計圖裡。
台灣過去電子業以代工起家,機會在於不斷地有新產業代工出現,但是倘若無法利用此短暫的商機,形成台灣的群聚鏈,建立自己的通路及市場,那麼,終究只是為人作嫁,賺點辛苦錢罷了,光碟片製造產業便是典型的例子,在慘痛教訓後,新能源及LED代工產業當不致步此後塵。
在DRAM的競爭上,雖然力晶與日本爾必達將蓋出世界最多的十二吋DRAM製造廠,但爾必達仍希望與南亞、茂德,甚至與中國中芯結盟,大幅擴張十二吋廠,顯見爾必達集團與韓國三星未來殺戮已不可免,而台灣DRAM廠可是主角之一,最好的結局,當然是類似台韓液晶面板廠一樣,由競爭轉為合作,否則兩敗俱傷是免不了。
總結來看,台灣電子業無論股價如何,產業影響力擴及全球,已是不爭事實,而且這樣的影響力將與日俱增,即便高風險如DRAM的競爭,結果也將牽動全球相關產業的生態。說實話,台灣投資者何其幸運,相對於其他股票市場,有這麼多元及豐富的電子股可選擇,股價既已來到低點,不正是逢低投資的時機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ianmin2 的頭像
    jianmin2

    閒人站 (收集好文章,分享全世界! )

    jianmin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