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順昌縣考古工作者日前在位於順昌縣城西北部的寶山主峰上發現了一處始建於元末明初時期的孫悟空兄弟合葬神墓。
據順昌縣博物館館長王益民介紹,孫悟空兄弟合葬神墓位於海拔1305米的寶山主峰南天門後的雙聖廟內。雙聖廟始建於元末明初,建築面積大約18平方米,廟
內是一座並立著兩塊石碑的古代合葬神墓,墓寬2.9米,深1.3米,墓形呈八字形外撇。
兩塊墓碑並立在高出地面0.43米的墓台上,碑高均為0.8米。左碑上方橫刻「寶峰」兩個楷書小字,中間豎刻「齊天大聖」4個楷書大字,大字下端橫刻「神
位」兩個小字,碑文外框以浮雕如意卷草裝飾;右碑豎刻「通天大聖」4個楷書大字,大字下端橫刻「神位」兩個小字,碑文外框以浮雕如意卷草花紋裝飾。
「齊天大聖」孫悟空是海內外華人熟悉的神話人物,而「通天大聖」卻沒有在明代小說家吳承恩的《西遊記》裡出現過,幾乎無人知曉。王益民經過研究考證,在元
末明初蒙古族戲劇家楊景賢撰寫的《西遊記》雜劇裡尋找到了「通天大聖」這一形象。
據王益民介紹,楊景賢撰寫的《西遊記》雜劇裡有一段孫悟空的自白:「小聖弟兄姊妹五人:大姊驪山老母、二姊巫枝祗、大兄齊天大聖、小聖通天大聖、三弟耍耍
三郎」。
順昌寶山雙聖廟內的兩塊墓碑是「齊天大聖」在左、「通天大聖」居右,這與古代以左為尊的禮儀習俗相符;另外,「齊天大聖」墓碑上方刻有「寶峰」二字,而
「通天大聖」墓碑上則略去此二字,弟從兄意非常明顯;再者,「齊天大聖」墓碑上的裝飾圖案較之「通天大聖」的墓碑更加豐富講究。
由此可以斷定,雙聖廟內的兩塊墓碑表明這是孫悟空兄弟的合葬神墓。
王益民認為,明代小說家吳承恩在撰寫小說《西遊記》的過程中,為刻畫突出人物個性的需要將齊天大聖的名號用到了通天大聖的頭上,並將傳說中的通天大聖兄弟
姊妹所擁有的高超本領全部集中到了齊天大聖一個人物身上,從而塑造了一個廣為後人傳誦的神話英雄人物。
王益民表示,孫悟空兄弟合葬神墓的發現意義重大,這是歷史遺存的有關文字資料之外不可多得的重要實物佐證,是研究西遊故事主人翁轉換和成型的重要實物資
料。
閩北、閩東乃至福建各地至今保存下來許多祀奉齊天大聖的廟宇、神位,但以其原型「通天大聖」為膜拜對象並以神墓的形式保存下來的古代遺存僅發現這一處。
西遊記人物真的存在?!
在「西遊記」裡,齊天大聖孫悟空是個從石頭裡蹦出來的傳奇人物,但在真實世界裡,他確實是個娘生父母養的活人。
據中國大陸文物專家多年研究敦煌莫高窟姊妹窟「榆林石窟」中的壁畫「唐僧取經圖」,發現孫悟空原是位甘肅胡人。
榆林石窟中的壁畫「唐僧取經圖」,作畫年代比中國著名小說「西遊記」成書早了三百年。
在榆林窟和東千佛洞,存有五幅西夏時代的唐僧「西天取經」彩色壁畫,均以宋代「大唐三藏取經詩話」為藍本繪製。
五幅壁畫上只有唐僧、白馬和孫悟空,沒有豬八戒和沙和尚,畫中孫悟空或持金環錫杖、身背經卷、手搭涼棚,或牽一匹白馬緊隨唐僧之後。
敦煌研究院原名譽院長段文傑認為,玄奘取經是真人真事,並且發表論文論證圖中尖嘴猴腮的猴形人,即是孫悟空原型,名叫石磐陀,其家鄉在今甘肅省安西縣鎖陽
城一帶。
論文指出,唐貞觀三年(西元六百二十九年)八月,玄奘西行取經途經瓜州(今鎖陽城),在當地寺廟講經說法一月有餘,期間胡人石磐陀受其感化而與識途老馬助
其夜渡葫蘆河、闖過玉門關、越五峰入新疆。後人吳承恩依此歷史因緣,創作成家喻戶曉的「西遊記」。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