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景氣受到美國經濟衰退影響呈現弱勢,不過新興市場的消費力道仍相當強勁,民生消費用品等需求持續殷切,即便物價高漲,仍不影響需求面,加上消費產業本益比低,相關類股投資價值浮現。
整體消費產業目前本益比與過去五年平均本益比相較,已經有28.8%的折價幅度。在民生必需消費方面,國際間消費成長與購買力增加的利多,加上高股息殖利率的產業特性,使類股目前投資價值相當具有吸引力,而非必需消費則在近期回檔整理後,擁有相對吸引人的本益比,有助推升股價。
保德信投信表示,選擇投資標的有兩大重點,首先要看類股基本面動能支撐的力道,再觀察目前是否為投資該類股的適當時機。
保德信投信全球消費商機基金經理人江宜虔指出,儘管物價漲勢驚人,但經濟高速成長中的新興市場薪資成長率也毫不遜色,其中尤以金磚四國為最,俄羅斯、中國、印度去年分別有約30%、20%與14%的薪資漲幅,巴西亦有5.3%的薪資成長,民眾荷包鼓鼓,在物價上升時期照樣肯花錢。預期今年主要新興市場國家平均消費成長率約為14%,增加約5,800億美元的消費額。
研究機構3月的報告指出,在包括家庭用品、清潔用品、與美容保養品等民生日常用品的消費上,目前已開發國家每人平均消費金額約為新興市場國家每人花費的八倍,顯示民生消費的成長空間仍大,新興市場正是高物價時代介入投資的潛力標的。
江宜虔認為,當物價上漲時,最直接而首先感受到的就是油價喊漲、水電價格跟進與來自民生消費產品價格上升的壓力,然而這些卻也是在過去高通膨時期,表現最為亮眼的族群。
能源、商品價格的上漲本身即是帶動物價攀升的原因;公用事業包括電廠、水公司等的水電收費定價已將物價因素納入考量,較能因應物價上漲的壓力;而必需性消費則掌握了生活上不可或缺的食品、日用品需求,即使在高物價時期,民眾仍較不易降低對此類產品的消費,相關企業營收也因此相對較穩定。
![]() |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