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文.吳若女
除了吃飯、切蛋糕、送珠寶或化粧品,奉上保健食品或維他命之外,還能做什麼讓婆婆、媽媽、岳母感到溫馨又快樂?以下有幾項建議,特別又有趣,能讓她們有個難忘的母親節。
1.給她們一個大驚喜!把她們久未聯絡的親朋好友,找來家裏吃飯聚會。
大哲學家培根曾說:「老木柴最好燒,老酒最好喝,老友最可靠。」
人老了不能沒有朋友,但偏偏年紀大的人很容易離群索居,把自己封閉起來,因為退休了,社交活動減少,因為身體變差了,懶得出去走動。已有許多研究指出,離群索居的老人比社交活躍的人容易憂鬱自殺,身體與心智功能也容易衰退,而壽命也較短。
只要一點點改變,就能打破這離群索居的現象。比如說,為父母找到過去的老友、主動邀約聚會、鼓勵父母當義工,為人服務能建立自我價值與信心。
所以,如果自己的婆婆媽媽太以家人為重,少與朋友聯絡,不妨趁這個機會,為她們找到久未聯絡的親朋好友,好好安排一下,給她們一個驚喜。因為在這些老友身上,也許有母親說不完的回憶與美好,溫馨圓滿的聚會,可讓她們歡欣不已。
2.為她安排一次旅行,或者和她一起旅行。
旅行,可以重燃母親對生命的熱情,也可以活化她的腦細胞,保持大腦活力。
許多腦神經科學都已經證實,人在出生後,大腦神經不斷進行修剪動作,修剪那些很少用或不用的部份,但只要獲得適當的刺激,大腦細胞都可以持續活化,「對抗大腦老化永遠不嫌遲,」《讓大腦變年輕》的作者斯默爾博士一再提醒。
而旅行,就充滿了刺激與挑戰,離開原本熟悉的環境,到一個全然陌生的國度或城市,會覺得處處充滿驚喜,重新保持心靈的彈性與感動。
如果自己無法同行,可為母親安排旅行團或導覽團。但如果能一起去,不妨考慮自由行或自助旅行,讓自己和母親都有更大的探險空間,刺激腦力。
最新一期的《美國老人社會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Geriatric Society)則指出,坐遊輪是愈來愈受老人歡迎的一種旅遊方式,因為遊輪上提供一切日常生活所需,甚或有足夠的醫療與安養服務,何樂而不為。而且下了船就可以開始玩耍,享受新事物與景致,對同行的年輕孩子和長輩都很方便。
殊不見許多繞著地球跑的銀髮族,他們早已踏上探險之路,享受腦力長青的秘訣。因此,別再讓母親只待在家裏發霉了,為她們先安排一次,一旦愛上,將終生受用。
3.請婆婆媽媽講以前的故事。
「媽媽,你唸初中時家裏發生了什麼事,讓你沒辦法再唸書?」「媽媽,聽說志明小時候很難帶,是怎麼回事?」
找個話題,請自己或另一半的媽媽講她以前發生的事,「這意義很大,表示你重視她,有興趣進一步了解她,」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研究所所長謝文宜說。
因為,人都有被了解、被重視、被看見和被聽到的需要,特別是女性,很希望別人聽她說話,才有受到重視的感覺。
謝文宜也解釋,了解母親的過去,也是在了解自己的過去。
因為,許多家族治療理論都提到,家庭間的互動、相處模式都是在不知不覺中代代相傳。從故事中,知道自己是如何被塑造長大的。而婆婆或岳母的分享,也有助於自己從另一個角度去理解配偶,在他成長中發生了什麼事,什麼事塑造了他的性格和脾氣,這對兩個人的相處也大有助益。
在聽故事過程中,別帶著指責或批判,而是多點了解與同理,自然會讓婆婆媽媽聊得開心,達到溝通與交心的目的。
4.為她量個血壓或體重。
也利用這個機會,關心她們的健康。
也許平常接觸機會不多,特別是分隔兩地,距離遙遠的婆婆或岳母,可用關心的口吻問一下:「妳吃得好?睡得好嗎?」小小一句問候,也許就能帶出許多話題,知道她最近碰到什麼事,煩惱什麼。
長庚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暨婦女身心醫學小組召集人蕭美君也建議,女兒或媳婦因著女性的角色,可和婆婆媽媽討論45~54歲更年期會碰到的問題,像是亂經、失眠、盜汗或情緒起伏。
如果,平常已經很注意母親的健康,則可以進一步為她們的問題找答案或收集資訊,像是對某些慢性病的評估、治療方法與管道,這也是身為男性的兒子或女婿可使力的地方,但也要讓母親保有選擇的權利。
為有心血管疾病的媽媽量個血壓,花不了幾分鐘,但就是很具體的關心。為努力減肥,維持身材的媽媽量個體重,也是很直接的鼓勵與肯定。
5.好好擁抱她們一下。
「觸摸是生命之源,」不斷強調愛與親密關係具有醫治能力的美國心臟病權威歐寧胥在《愛與生存》一書中說。
牽手、與人擁抱,不止是件舒服的事,也能提高體內的免疫力,增進健康。相反地,如果長期缺乏身體的接觸,人很容易感到孤獨悲傷,甚至生病或死亡。
所以,不止是擁抱自己的小孩與配偶,也抱抱自己的媽媽,讓她們感受到愛的力量,來自成年孩子的回饋與敬意。
也許,這對東方人可能是件困難的事,我們不如西方人,有嫻熟自然的肢體動作,和自己年長保守的婆婆媽媽可能更困難,那麼就從牽手開始吧。
和她們上市場買菜或購物時,主動靠近她們,攙扶她們。過馬路時,主動牽她們的手,久久不放,讓她們感覺到孩子是這麼的在意她,想保護她。
如果,平常已建立起自然的身體接觸,那麼在母親節再給她們一個大擁抱,應該就不是那麼難了。
6.如果夫妻感情好,不妨大方跟婆婆或岳母說:「謝謝你生養了這麼好的一個孩子,讓我有這麼好的丈夫(或太太)。」
這是對她養育兒女再一次的肯定,讓她覺得,過去幾十年的心血都沒有白費,特別是來自別人對她孩子的肯定與讚美。
但是這對害羞、不善於表達的東方人可能又是件很難送出的禮物,大概沒幾個人說得出口,「那就透過卡片來表達吧,」嫻熟家庭關係與治療的謝文宜建議,「讓一切盡在不言中。」
在送給媽媽的禮物或大把花束旁,附上這個充滿感激的卡片。也許,較為害羞保守的婆婆媽媽會謙稱:「沒什麼啦,是我的媳婦會說話。」或是較嚴厲挑剔的母親會說:「沒什麼,還不夠好啦。」但不管怎麼樣,別隨著她們的反應起舞,而是讓這份甜蜜長存她們的心頭。
其實,送這個禮物,對自己的婚姻也有加分效果。當另一半看到你的卡片與感激時,自然也會很得意,對你愛意更深。
7.送媽媽一瓶小酒。
有沒有搞錯,送媽媽酒?
這可能是很顛覆傳統的想法,但根據《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w England Medical Journal)最新的研究,有適量飲酒習慣的年長女性,對認知測驗的表現較優,像是在一分鐘之內講出最多的動物名稱,或是倒著背誦長串數字的能力。研究發現,適量飲酒可能有助於預防年長女性的心智衰退。
負責該研究計劃的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家葛斯丁表示,可能是酒使血液流動順暢,不僅對心臟有益,也延伸到腦的功能,能預防心智功能衰退,但似乎還無法降低阿茲海默症的風險。
所謂適量的飲酒,目前科學家的認定都是:男性每天兩杯,而女性是一杯。
至於是紅酒還是啤酒,研究顯示沒有太大差別。因此,可準備媽媽會喜愛的小酒,和她開心喝一杯,但一杯就好,別過量了。
8.邀請她一起走路,爬爬小山。
溫和、適度的規律運動對年長女性十分重要。
去年9月《美國醫學會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曾發表一項研究:一週最少健走6小時的年長女性,心智功能衰退的比例比沒運動的人少了20%。而在2003年,它也發表過美國婦女健康計劃(the Womens Health Initiative Study)的研究結果,一週只要運動幾個小時,即能降低停經後女性的乳癌風險。其他研究也都一再確定,適度的運動對老人憂鬱、骨質疏鬆、高血壓和糖尿病都很有幫助。
健走不需要特別學習,也不用額外花費,步調可快可慢,非常適合年長者嘗試。所以母親節,就找婆婆媽媽去走路爬山吧。因為它也能達到陪伴效果,邊走邊聊,不愛聽的也不必吭聲,有趣的就搭上兩句,會比在家裏大眼瞪小眼輕鬆自在。
9.送她去上畫畫課、學樂器、跳舞或寫作課。
希望母親永遠年輕有活力,除了邀請她離家旅行,接受外來的刺激,活化腦力外,在日常生活中為她安排新事物,學習新東西也很有幫助。
很多百歲人瑞腦筋還很好,是因為他們不從生命中退休,不斷以新的方式挑戰自己,《青春不老策略1-留住青春12妙方》一書強調。
像老太太畫家吳李玉哥,從80歲才開始學畫畫。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到67歲,才開始學騎腳踏車。英國女王維多利亞從68歲,才伊伊啊啊學起印度話。
研究也發現,無論用什麼形式再創自己的生命,能發揮創意、表達自己的老人有較大的滿足感,覺得生命有意義。
所以,不管是唱歌跳舞,還是舞文弄墨,回想一下,母親曾有過什麼遺憾,或是想學什麼才藝未成,不妨大膽為她安排或提議,為她打開心靈的大傘,自由翱翔,因為曾有一位智者說:「心靈就像一面降落傘,張開後最能發揮大用。」讓勞苦半輩子的母親也能享受心靈的解放。
10.陪她禱告,從事宗教活動。
母親節是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那天如果能主動和媽媽一起去教堂或其他宗教活動,也是不錯的禮物。
因為,到目前為止有超過250項的研究發現,經常禱告,從事宗教活動的人比較健康,不容易生病。
特別是對上了年紀的婆婆媽媽,助益更大。《美國精神醫學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早在1992年已發表相關的研究結果:宗教信仰能增加老年人對疾病、殘疾、失落和死亡的調適能力。
不僅如此,讓心靈有所寄託的信仰或禱告,也有助於病後的康復,減少住院時間。杜克大學宗教與健康研究中心的主任古寧格醫師解釋,這對精神體力日漸衰退,可能需要常常住院治療的老年人來說,真的很有幫助。
因此,陪她一起禱告感恩,或是一起參加合適的宗教團體或活動,都能帶給她正面的情緒與信心,也擴展她的社交範圍與朋友圈,好處多多。
《時代》雜誌曾在今年2月大篇幅探討「快樂的科學」,綜合眾多研究結果發現:財富、學歷與青春對快樂的幫助都相當有限,婚姻的影響好壞參半,而宗教信仰和親情友誼,才是得到快樂的敲門磚。
所以,在努力維持母親身體健康之餘,也不妨為她們搭起親情、友情、信仰和靈性的支援系統,讓她們活得健康、老得愉快。
來源:Fun風
留言列表